欢迎您来到吉林省棋牌运动管理中心!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政策法规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来源:吉林省棋院时间:2014-02-25
体育产业发展纲要(1995—2010年)
      发展体育产业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推进体育改革、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深化体育改革、转换机制;拓展体育事业发展的经费渠道;满足随着小康生活水平的实现,社会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对于增强体育事业发展活力、保证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和实现,有着重要意义。

  一、体育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重点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发展体育产业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要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体育发展模式,深化体育改革,转换机制,依靠改革促进发展;

  ——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必须坚持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要坚持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充分调动和发挥各行业和各社会团体发展体育产业的积极性;

  ——要坚持“以体为本”的原则,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体育产业发展道路。

  (二)现阶段,我国体育产业包括三大类别

  第一为体育主体产业类,指发挥体育自身的经济功能和价值的体育经营活动内容,如对体育竞赛表演、训练、健身、娱乐、咨询、培训等方面的经营;第二指为体育活动提供服务的体育相关产业类,如体育器械及体育用品的生产经营等;第三类指体育部门开展的旨在补助体育事业发展的其它各类产业活动。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体育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加快体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总的来说,体育自身的价值潜力和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体育产业的支柱性产业主体尚未形成,体育产业的本体化发展还有待加强,体育产业工作还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发展体育产业要充分发挥体育自身固有的潜力和优势,重点发展体现体育自身经济功能和价值的主体产业,努力培育和发展体育市场,使之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根本;积极开展体育相关产业;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其它各类产业经营活动。

  (三)发展体育产业的目标

  争取用15年左右时间,逐步建成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

  ——到本世纪末,基本形成以体育主体产业为基础、多业并举、多种所有制并存、共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重点培育和发展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体育人才、技术信息市场和体育用品市场等,促使体育的有关固定市场与流动市场、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等各级各类市场充分发育,初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比较健全而完善的体育市场体系;

  ——力争一批体育事业单位通过自身经营优势和潜力的发挥,立足体育产业的发展,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由差额管理逐步做到自收自支;一批自收自支的经济实体能够逐年增加上缴利润,为体育事业的发展作贡献;

  ——形成一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明晰、开展体育经营、综合开发、效益显著、规模发展的股份制企业或企业集团;

  ——不断增加体育产业开发收入的总量,使之占体育事业经费的比重每隔几年有较大的提高,成为弥补体育事业发展经费不足的主要来源之一。

  二、发展体育产业的基本政策

  (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展体育产业。发展体育产业应主要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不能过多地依赖国家投资,要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获益”的原则,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界限,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兴办体育产业,有关体育行政部门要充分提供咨询、服务、优惠政策等条件。

  在坚持国家的财政拨款对体育事业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体育系统应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发挥体育自身的产业开发潜力和优势,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多方筹措产业发展资金,开展多样化的体育经营,为社会提供多样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五)积极培育体育健身娱乐市场。要围绕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坚持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兴办经济实体,开展体育涟身娱乐方面的经营性活动。群众性体育协会、俱乐部、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站),应以社会化、产业化为方向,面向市场、服务群众,以各类体育设施为依托,为群众开展健身、健美、康复、娱乐等体育活动提供场地、设施和技术辅导等多项优质服务。积极引进国外趣味性强的健身娱乐项目与设施,以满足消费者对体育健身娱乐不同层次的需求。

  鼓励并支持在社区中开展体育咨询指导及策划、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租赁、体育活动保险、体育康复等各类社区体育服务活动。体育行政部门及有关单位要加强对各类群众体育活动的经营组织和单位的监督管理,切实保障体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六)大力发展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应结合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立足体育竞赛体制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换,积极引导和规范各类体育竞赛的经营活动,鼓励社会各界承办国内外高水平体育竞赛表演,使体育竞赛和表演朝产业化、社会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在完善体育竞赛招标制度的基础上积极试行重大体育竞赛的申办制度。要结合我国体育发展的实际,注意吸取和借鉴国外举办商业赛事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逐步建立各种体育竞赛中介服务机构和体育竞赛经纪人制度。

  (七)培育和发展体育的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打破体育人才的地区所有制,搞活体育人才市场,合理开发和利用体育人才资源。要建立并进一步完善运动员注册制度和转会制度,支持俱乐部运用市场手段选聘或输出国内外高水平运动员,促进高水平体育运动人才的合理流动。扩大各级体育运动学校的自主权,试行体育后备人才有偿培训制度,培育和开拓体育后备人才市场。体育院校应充分发挥其有利条件,大力加强体育人才的培养。

  大力发展体育技术中介服务和信息咨询业,运用市场机制促进体育高科技产品的开发,推进体育技术成果的转让和应用。提高体育信息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

  (八)扶持体育用品的生产和经营,发展体育相关产业。体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的原则,加强对体育用品生产经营的宏观管理,推行体育经营许可证制度,重点扶持一批体育事业单位和经济实体开展体育用品的生产和经营。要充分发挥“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的作用,加强与体育用品生产厂家的联系,为其提供新产品、技术改造和市场动态等方面的信息。在北京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体育博览会”,同时用招标的方式在其它省市举办一年一次的流动性体育用品博览会,为国内外体育用品厂家提供展示和交易产品的机会,促进体育用品市场的开发和建设。

  (九)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系统的多种经营活动。要鼓励体育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兴办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经济实体,开展多业助体的经营创收活动,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对体育系统现有的各类经济实体应根据不同情况,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加以规范;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多种经营活动的宏观管理,采取切实措施遏制经营收益的福利化倾向,确保创收收入的大部分用于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还要重点抓好体育行业与外单位合作经营、合作开发中的产权界定、评估、签订合同等工作,防止在体育产业经营开发中国有资产的流失。

  (十)制定和完善体育事业经济政策,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要大力加强调查研究,积极争取和落实国家对体育事业发展的有关财政政策、体育基本建设的投入、投资政策、税收政策、价格政策、社会对体育公益事业赞助方面的政策、体育彩票和体育基金制度等方面的政策;制定和落实体育事业单位及经济实体进行多种经营来补助体育事业的优惠政策,执行有关人事、财务和资金等方面的政策,使之落到实处;执行国家的有关税务政策,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为体育产业的大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发展体育产业的基本措施

  (十一)加快体育单项运动协会的产业化发展。按照深化体育改革、到本世纪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协会制的要求,有条件的单项运动协会及有关运动训练单位要以实体化、产业化为方向进行体育产业的开发,要在抓好本项目业务管理的同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有利条件积极培养和开发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和健身娱乐市场,兴办经济实体,充分发挥本项目的广告宣传效应,争取社会的赞助,举办各类商业赛事,开发专利产品,建立项目发展基金等活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一些基础好、市场开发潜力大的项目要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步伐,由差额管理转为自收自支,力争为国家经济发展作贡献。

  (十二)体育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从事体育经营的重要场所,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应坚持“以体为本,多种经营”的方针,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在确保体育业务指标完成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身的人力和闲置的场地设施,以体为本,开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以体养体、以副助体,逐步提高体育场馆自我补偿、自我更新的能力,要充分发挥现有体育设施的社会服务功能,对体育场馆实行企业化管理,使之由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向社会全面开放,并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服务。新建体育设施应当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功能齐全,便于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便于综合利用和经营开发。要建设一批能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达到小康后体育消费需要的体育设施,在一两个城市建成能举办夏季奥运会的体育设施。

  (十三)加强对体育无形资产的经营开发。有关方面应抓紧对中国奥委会的会徽、会标,全国性综合竞赛的会徽、会标、吉祥物等无形资产的经营开发。各单项运动协会应围绕协会标志和重大的竞赛活动,对本项目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和开发,并指导和协助协会下属的俱乐部及有关训练竞赛单位搞好这项工作。体育行政部门也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本地区体育无形资产的管理,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使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体育技术成果是体育无形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积极进行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的同时,要鼓励体育科研机构兴办技术含量较高的科技型企业,实现技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

  (十四)加强体育彩票的管理和发展。体育彩票要从规范发行工作、提高体育彩票发行效益着手,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彩票发行制度。要认真贯彻国家体委关于《1994—1995年度体育彩票发行管理办法》,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体育彩票的发行种类、印制技术、营销手段和中奖办法。要加强对体育彩票发行工作的管理,建立全国性的销售网络和队伍,提高服务质量,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支持,促使体育彩票的发行科学化、制度化,使体育彩票收入成为支持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渠道。

  (十五)加强对各类体育基金的管理。要不断拓宽体育基金来源的渠道,积极争取境内外社团、企业及个人的捐赠和赞助,增加基金的总量:要通过基金储蓄、投资等多种手段的科学运作,确保现有基金的不断增值。要制定和完善体育基金会的运作条例和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体育基金使用方向的调控和监督,确保各类体育基金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效益,使之成为体育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

  (十六)加快体育市场的立法进程,推动体育产业健康、有序、规范的发展。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法制的保障。要加强体育市场的立法管理,加紧制定和出台《体育市场管理法》、《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管理办法》、《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管理办法》、《关于实行〈体育经营许可证〉制度的规定》、《关于体育无形资产的管理办法》、《社会赞助体育事业的管理办法》、《关于体育彩票发行的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体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各地实情和体育市场的状况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立法工作要抓住当前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深入调查,科学论证,提高管理法规的操作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各体育经营单位和个人要严守国家的有关法律,依法经营,照章缴税;体育行政部门及有关经济监督部门要依法行政、依法监督,把体育产业的发展纳入法制的轨道。

  (十七)大力培养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加强体育产业队伍的建设。体育行政部门要把人才问题作为发展体育产业的首要工作,抓紧抓好。按照产业发展的要求多渠道、多形式去发现和培养体育经营管理人才,既要立足本系统的人才培养,建立在职、在岗人员的培训制度,提高其业务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也要解放思想,引进人才,为体所用;要加快用工、人事、分配制度的配套改革,大胆使用人才,用好人才。对经营单位要放开用人自主权,实行用人单位和就业职工的双向选择,公平竞争,择优上岗。要建立评聘、辞退、辞职制度,完善有关激励、竞争、约束等经营管理机制;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有关经营人才从事体育产业的开发。

  (十八)进一步加强对体育产业工作的领导。发展体育产业是彻底改变过去体育单纯依靠国家投入的一项重大举措。体育行政部门要积极转变职能,建立和健全专门的管理组织和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加强对体育产业工作的管理。各级体委领导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采取切实措施,支持兴·办体育产业。要尽早制定体育工作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把体育产业工作作为领导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

  发展体育产业是新时期体育战线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积极行动起来,深化体育改革,开展试点,积累经验,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上一篇:关于吉林省棋类业余等级证书
下一篇: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政策法规
围棋运动
政策法规
象棋运动
桥牌运动
精彩视频 更多>>
中国围棋甲级联赛
吉林省第六届大学生棋牌赛
2014年全国国际跳棋锦标赛
游戏链接
棋牌社团
联系我们 更多>>

吉林省棋牌运动管理中心

联系电话:0431-87932152
棋院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普阳街15号
 网站邮箱:314259207@qq.com

首 页 | 棋院概况 | 新闻中心 | 官方公告 | 政策法规 | 吉林名将 | 棋牌社团 | 活动风采 | 资料下载 | 联系我们

吉林省棋院

吉ICP备20210024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