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时间的脚,从来无人见过。它的脚印却暴露在我们的眼里。
时间的脚印,暴露在太阳升起的阳光中。时间的脚印,在云朵上踩出一个个小坑,使太阳露出了热情的笑脸。管不住嘴的太阳,用阳光编织成语言,说起时间脚印的功绩
时间的脚印,暴露在溪水流淌的哗哗声中。时间的脚印,在结了冰的冰面上欢快地蹦来蹦去。溪水感到了时间脚印上残留的温暖,冰盘“啪”地一声裂开了,溪水又能唱歌了。溪水当然会谢谢时间的脚印,便清了清嗓子,引吭高歌,唱起了感谢的歌。
时间的脚印,暴露在鹅卵石的花纹中。时间的脚印,在锋利的石头尖上,不断的打磨。石头一次次地被打磨,变成了光滑的鹅卵石。鹅卵石当然不会忘却是时间把自己变得光滑的,便用美丽的花纹赞美时间。
时间的脚印,暴露在小树的年轮上。时间的脚印一次次的在他身边走过,小树不知不觉长成了大树。大树不会忘记时间,用年轮记下时间。
我真的好希望,时间的脚印也会像对初升的太阳,冰封的小溪,锋利的石头和初生的小树一样,让我也变得越来越优秀。
二、
写作背景:
《时间的脚印》是现代作家陶世龙所写,文章的题目《时间的脚印》,是从高士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借用来的。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51年到北京市团委机关工作,次年参与建立北京地质学院,历任教务处科长、副处长,学报副主编、编审,地质学史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